数字经济的兴起,让旧有的金融模式遭遇困境,数字货币和数字税这类全球性准则的建立过程,也充满了竞争。各方都在寻找新的出路,应对这场转型。

传统金融新挑战

老牌金融组织经营多年,面对技术革新却步履维艰。它们迫切需要找到方法,来招揽客户并妥善控制风险。以银行为例,它们原先依靠常规业务,如今必须跟上数字化潮流。客户已经养成网上办事的习惯,老办法不改进,就会流失许多顾客。

银企合作新模式

现在,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企业之间开展合作变得普遍起来。借助大型科技企业掌握的数据资源,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发放信贷,并且增强风险控制能力。比如,银行和在线销售平台联手,通过分析平台上企业的经营数据来评定信用,进而向这些企业提供贷款,这样既减少了不良贷款的发生,也帮助企业获得了资金上的帮助。

央行面临新课题

新兴科技对老式银行体系造成冲击,同时向中央银行提出新要求。中央银行必须在技术便利和潜在风险之间,维护金融服务的可靠性。伴随金融科技的进步,支付手段持续推陈出新,中央银行需要维持货币流转的平稳,防止金融领域的风险,以便公众能够放心运用金融相关服务。

数字货币初始态

讨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的发展情况,现阶段还处于起步时期。需要建立完备的法律和监管体系,来保障其运行稳定和安全。该行正主动参与同国际机构的合作,一起研究数字货币的发展方向。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数字货币的试验,将来货币领域的竞争会变得更加尖锐。

数字税竞争热

围绕“数字税”的规则之争十分激烈,这项规则意在向跨国公司在境内提供的数字服务征税,已然成为大国间角力的新领域,2019年开始,欧洲多个国家已开始实施“数字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希望今年能够敲定全球税收规范,这一系列行动凸显了各国在数字经济层面上的利益冲突。

中国机遇正当时

中国正处在参与全球数字经济管理的有利时机。随着经济和科技能力的增强,数字产业快速进步,政府大力推行简政放权,积累了管理方法。不过,当前互联网管理规范已不匹配现状,很多国家倡议构建新体系,我国应当把握时机。

你感觉中国参与数字经济国际规则拟定时,最强有力的地方在哪里?请记得给这篇文章点个赞,并且进行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