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升级的比特币监管风暴,此次央行直接选定对着洗钱风险,交易平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合规压力,句号改逗号。
监管框架初步成型
3月7日,央行召集北京好几家比特币交易所,召开了一场内部会议,还下发了一份反洗钱监管草案,这份文件头一回把比特币交易所归入《反洗钱法》监管体系,要求平台构建客户识别、可疑交易上报等核心制度。
草案并未明确量化其有着指标的情形下,却已然划定了基本的监管方向,与会的交易需要在近期反馈意见,央行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这样一种渐进式的监管策略表示出监管部门对于新兴领域持有审慎的态度。
国际监管趋势同步
《华尔街日报》于3月17日进行的报道呈现出这样的结果,中国的监管思路跟国际趋势是相契合的,隶属于美国财政部的金融犯罪执法网络早就提出要求,数字货币交易所要注册成为资金服务企业,并且要执行反洗钱规定。
今年初欧盟通过新规,把比特币交易所归入反洗钱监管范畴,日本于4月正式施行《虚拟货币法》,规定交易所需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全球主要经济体正在形成监管共识。
平台面临实施难题
代表透露,用于证明身份的系统难以满足监管要求,国内主要交易所中,火币网、币行等平台均需重新构建客户身份验证体系,且要去开发可疑交易监测系统。
就特别是于客户识别这项环节而言吧,一方面得确保用户所拥有的体验状况,另一方面还得达成实名制所规定的要求,如此一来技术实现便呈现出存在着挑战的那种情形了。各个平台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去跟监管部门展开沟通交流,心里头期望构建出切实可行的标准。
监管历程逐步收紧
今年1月,央行针对京沪两地比特币交易所展开突击检查,着重核查反洗钱制度落实状况,2月8日,央行营业管理部再度明确要求平台不准参与洗钱活动。
两会期间,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央行营管部主任周学东公开表示,已为交易平台划定监管“红线”,要求建立负面业务清单,这些举措显示监管部门决心消除监管盲区。
风险隐患不容忽视
周学东在接受采访时指出,此次采访的对象是《中国证券报》,部分平台反洗钱内控制度缺失,这种缺失的状况有可能成为洗钱通道,实际案例所展示出来的情况是,曾经有犯罪分子借助比特币来开展跨境转移资金的行为,以此达到逃避外汇管制的目的 。
2016年,北京公安机关破获一起利用比特币进行洗钱的案件,那个案件涉及的金额超过了200万元,这样的案件暴露出了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并且加速了关于监管政策的出台。
市场反应立竿见影
监管消息对比特币价格有着直接影响,3月17日央行草案相关消息传出这一情况发生后,比特币在当日出现下跌且下跌金额超过250元,截至3月18日这一时间节点,火币网所报价格为7338元,它相较于半月之前下跌幅度超过10% 。
当前,国内三大交易所依旧限制提币,致使国内外市场产生价差,投资者担心监管收紧会对交易便利性造成影响,部分资金已然开始转向海外市场。
针对加强监管这一情况,它对于比特币市场而言,究竟是能够促使其规范发展呢,还是存在可能会抑制创新活力的状况呢,各位读者,您是怎样认为的呢,欢迎分享您自身的观点,要是您觉得本文具备一定帮助作用的话,请点赞予以支持!
暂无评论
发表评论